3月的山東沂源,春寒料峭,樹木剛剛萌芽。但在山東省沂源縣石橋鎮(zhèn)的溫室大棚前,一筐筐油桃,光艷鮮紅,清香撲鼻,誘人直流口水。
記者剛下車,果農就熱情地遞過來一個又紅又大的油桃,笑呵呵地說:“來一個試試,免費品嘗不要錢啊”。一口下去,又甜又脆,清香無比。
油桃棚的主人叫楊朝辛,他說:“俺這大棚油桃可是綠色食品,施用發(fā)酵腐熟的農家肥,采用冬日壁蜂授粉,絕不使用劇毒農藥,樹上摘下的桃兒,不用洗就能吃。”一邊說一邊自己隨手撿起一個桃吃了起來。
“雖然今年春天氣溫低,但是俺這大棚里面溫暖如春,油桃在過年前后就座果,這不早早就能上市,每斤能賣到10多元,今年俺的腰包又能鼓一鼓”,話里透著掩飾不住的滿足。
楊朝辛的大棚位于該鎮(zhèn)設施農業(yè)基地內,目前基地已發(fā)展大棚200余個,其中油桃大棚80余個,年產油桃30余萬斤;貙嵭袠藴驶ㄔO、推行有機無公害管理技術,所產水果、蔬菜錯開時節(jié)上市,品質高,深受消費者歡迎。
談起種大棚的歷史,楊朝辛的妻子深有體會,“過去俺這6分地種小麥,一年純收入不足400元,現(xiàn)在一年收入1萬5千余元,在家種大棚比外出打工收入都要高,這都虧了‘寶貝’大棚啊”。
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山東省沂源縣充分發(fā)揮平均海拔高、晝夜溫差大,空氣好、水源無污染的生態(tài)高地優(yōu)勢,不斷加強農業(yè)投入,大力發(fā)展設施農業(yè)、特色農業(yè)、有機農業(yè),目前,全縣發(fā)展大棚油桃、出口花卉、有機草莓、大棚櫻桃、大棚葡萄等,僅標準化大棚就有6000余個,形成了“一村一品、一片一業(yè)”的新格局,每到一個鎮(zhèn)、一個村都能品嘗到特色農產品。
如今隨著近郊游、自駕游的興起,到山東沂源賞花、采摘已成為周邊區(qū)縣市民的時尚,現(xiàn)在雖然乍暖還寒,但是周末已有不少游客來沂源游玩,看到這個商機,楊朝辛就在大棚前擺攤,直銷起了自己的油桃。
當記者問起,今年春天氣溫這么低,他們的油桃為什么上市還這么早時。楊朝辛說:“現(xiàn)在我們在種大棚的同時,還學習新的管理技術,比如秸稈還田提溫、花芽刻芽控制等,油桃上市時間我們基本能控制”。
“有些大棚,我們還故意地控制晚一個星期上市,避免集中上市,為的是讓不同的游客都能嘗鮮!”
楊朝辛介紹說,現(xiàn)在大城市的市場、超市里油桃那都是搶手貨,十幾元、甚至幾十元一斤,但在這里,花幾塊錢就能吃到新鮮實惠的油桃。顧客吃著好吃,自然買的多,果農也就賺得多了。
記者注意到,像楊朝辛一樣,在大棚前“直銷”油桃的農戶還真不少。該基地的種植戶已經聯(lián)合起來,成立了大棚油桃發(fā)展協(xié)會,下一步他們還將注冊商標,讓自己的油桃?guī)暇G色的“身份證”,讓顧客更放心,讓自己的油桃走得更遠。